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根据流行现学资料肝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全球每年新病症约56万之多。在我国肝癌中90%以上为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各不足5%,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仅次于胃癌、肺癌。全球50%以上的肝癌发生在我国,罹患肝癌的高危人群以35-65岁的中年人为主,尤以男性患者较多,为女性的2-4倍。慢性乙、丙型肝炎病毒是肝癌最主要病因(约80%),其次是酒精、药物、水源污染,摄食含有黄曲醇素的食物等。高达80-90%的肝癌患者同时有肝硬化。肝癌是高侵袭性的恶生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属中、晚期,只有10-30%患者能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导致整体预后很差,所能采用的现代综合治疗方法常限制在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上,而放化疗对本病治疗的毒副作用大,适应证则减少,疗效也差。针对肝癌的治疗主要有介入、超声刀、腹腔灌注,超声引导下消融疗法及中医药的治疗,通过这样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
肝癌在中医多以症状描述其为癥瘕、积聚、黄疸、鼓胀、胁痛、肝雍、肥气等。中医认为肝癌的发生与感受湿热邪毒或长期饮食不节嗜酒过度,以及七情内伤等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有关。但肿瘤的发生常常是由于各种致癌因素与人体长期相互作用,且机体的防御功能不足所致。如《医宗必读·积聚》指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正说明正气虚损、邪气乘袭、邪凝毒聚、日久成积所致。肝癌临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以脏腑气血亏虚为本,以气、血、湿、热、瘀、毒互结为标,蕴结于肝、渐成癥积而成,基本病机为肝失疏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