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北中医肝病医院 >> 肝硬化 >> 肝硬化并发症 >> 浏览文章

什么是肝昏迷?

时间:2011年04月26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加入收藏

  什么是肝昏迷?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病征,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其中,急性肝昏迷常发生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常因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病情较重而常无明显诱因就可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而慢性肝性脑病多见于各种肝硬化和门体分流术后,常见诱发原因有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量利尿或放腹水、高蛋白饮食、氮质血症、镇静安眠药、感染和缺氧、外科手术、麻醉、便秘或尿毒症等等。

  临床常把肝昏迷分为四期,即前驱期(I期)、昏迷前期(Ⅱ期)、昏睡期(Ⅲ期)和昏迷期(Ⅳ期)其中,前驱期主要表现为-轻度性格改变、行为失常以及定向力、理解力相对减退等等,如抑郁或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语、多动或行动迟缓、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等,此期可有扑翼样震颤,但脑电图正常。

  昏迷前期主要表现有:性格及行为异常明显,昼睡夜醒、嗜睡和兴奋交替出现,以及言语不清、思维混乱,时间、地点、人的定向及语言书写发生障碍等,可伴有扑翼样震颤、阵发性抽搐等,此期病理反射阳性,但脑电图显示异常。

  昏睡期表现:主要以昏睡状态为主,但可被唤醒,同时还会出现神志不清、幻觉、扑翼样震颤等,病理反射常呈阳性,脑电图显示异常。

  昏迷期表现:患者多处于深昏迷状态,神志完全丧失,呼吸慢而深,呼之不应,可有或无痛觉反射,扑翼样震颤消失,脑电图显示明显异常,提示门体性脑病已进入晚期。

  爱心提示:肝昏迷较易发生于肝硬化、肝癌晚期,所以肝硬化、肝癌患者出现上述肝昏迷表现后,一定要加以重视,及时去医院诊治,从而有效降低肝昏迷的死亡率。

温馨提醒:
如果上述内容没有解决您的问题,您可以拨打免费电话:400-8769-120或0311-88786666

如果您还需要其他服务请: 联系我们 预约挂号 免费通话 关注微信
( 本文编辑: | 文章审核:雪儿)

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