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即临床上所称的肝性脑病,为严重的肝病(肝硬化中晚期、肝癌等)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其死亡率很高。那么,引起肝昏迷的原因有哪些?下面我们来看看河北中医肝病医院专家的详细介绍。
专家介绍,引起肝昏迷的原因很多,下面就介绍一下常见的原因:
1、大量使用利尿剂:肝腹水患者应用大量利尿剂,在没有提前预防的措施下,极易导致发生电解质紊乱即出现低钾或低钾性碱中毒,从而增加肾静脉的含氨量,引发肝昏迷的发生;
2、合并感染:肝硬化患者易伴有腹膜炎、肺炎等疾病,可因细菌感染使组织分泌增强,导致血液中氨的浓度增高,进而加重肝脏的损害的同时可诱发肝昏迷的发生;
3、消化道大出血:对于伴有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易引发其破裂出血,而当血液流到肠道被细菌分解后产生大量的氨,使体内血氨增高导致发生氨中毒,进而可诱发肝昏迷的发生;
4、摄入过量蛋白:临床上主张蛋白的摄入需遵循质与量化,过量可超出肝脏的代谢负荷,不仅可增加肝脏的损伤,而且过量的蛋白在肠道内可经细菌分解产生氨,导致体内血氨浓度升高造成肝昏迷,因此对于肝损伤的患者尤其有肝昏迷前兆的患者,应严格限制蛋白摄入的量;
5、大量回放腹水:大量放腹水极有可能导致电解质的紊乱、蛋白质过多的丢失;亦可因腹腔内压的骤减导致门静脉瘀血、肝内缺氧可加重肝损害、血容量骤减可增加血氨的浓度,从而诱发肝昏迷的发生。
引起肝昏迷的原因有哪些?以上就是专家对此的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若您还需要了解其他肝病问题,可以点击在线咨询,免费与专业医生进行一对一交流,或拨打肝病专家健康热线:400-8769-120,我们将悉心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