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北中医肝病医院 >> 乙肝 >> 乙肝常识 >> 浏览文章

乙肝常识、权益、危害性

时间:2005年05月16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加入收藏


    打过乙肝疫苗是否终身免疫?

    市区一位读者来电:她在3年前打过乙肝疫苗,当时已产生表面抗体。听别人说打过乙肝疫苗3年后,表面抗体就会自然消失。问:打过乙肝疫苗后如产生表面抗体,可维持多长时间?是不是终身免疫?如失去了表面抗体,还要不要打乙肝疫苗?

    金华市中心医院传染科副主任医师吴清家说:目前应用的乙肝基因疫苗共需注射3次,每次剂量10微克,于首次注射后的1个月后和6个月后进行再次注射。但是约有10%的人在3次注射后仍然不产生表面抗体,必须在一两个月后检查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等5项指标,如果表面抗体仍呈阴性或弱阳性,则需进行再次注射。

    对于注射成功者,也不能终身免疫。乙肝疫苗的持续作用期要根据每个人的免疫情况而定。有些人一两年就会消失,而有些人可长达10~15年,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应每隔两年左右进行查验,若表面抗体呈阴性,则需进行再次注射。如表面抗体呈弱阳性,则须再注射一针加强阳性。

    正确的预防方法

    专家表示,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在我国及大部分亚洲地区传播方式主要为围产期传播约50%至80%。正常的社交活动是不会传播乙肝病毒的。只有接触者的皮肤或消化道有破溃,并且是破溃处感染了带病毒者的血液,才有可能被传染。

    因而乙肝病毒携带者与同事、同学、老师之间一般性的接触不会有什么问题,乙型肝炎不会通过谈话、坐车、接触书本而传播。如果接触者已经打过乙肝疫苗,体内产生了表面抗体,他和带病毒者接触不会被传染。

    乙肝患者可否结婚表面抗原

    对患病毒性肝炎或携带乙肝病毒者,能否结婚、生育,答案不能简单地回答“能”或“不能”。关键在于什么情况下“能”,什么情况下“不能”。

    严格地说,任何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的急性期,或慢性肝炎的活动期,肝功能异常,有自我症状和体征时,均不能结婚。因为对患者来说,此时应很好地休息和治疗,婚前的忙碌是不利于病情恢复的。而新婚后性生活不易节制,每次性交时体力和精力的损耗都可能加重肝脏负担,使病情恶化或复发。

    另外,乙肝患者肝功能正常后,乙肝病毒可能在体内长期存在,已知乙肝患者血液、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毒,婚后的密切接触,病毒可以从各方面寻找机会感染对方,直接危害对方的健康。因此,病毒性肝炎患者,特别是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稳定至少一年,待身体得到很好的恢复后再考虑结婚,而婚前必须让对方注射乙肝疫苗。待对方产生抗体后再考虑结婚,婚后亦应注意控制性生活。

    总之,患病毒性肝炎后或病毒携带者,并不是不能结婚,但一定要选择好结婚和生育的时机,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如何早发现肝炎

    专家认为,肝炎病人如能在早期发现,不仅能得到及时治疗,而且可以减少传播的机会。掌握和了解肝炎的一般知识,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炎。

    近半个月至六个月内曾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吃过半生不熟的海产贝类食物,或输过血、注射过血浆、白蛋白、人血或胎盘球蛋白等;或有过不洁性接触;用过消毒不严格的注射器,接受过针灸、文身、拔牙和手术等,即有被传染上肝炎的可能。

NextPage
 
    近日来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肝区痛、小便如浓茶样等,经休息后上述症状仍持续不好转,而又找不到其他原因时,应考虑患肝炎的可能性。

    乙肝治疗:眼花缭乱

    我市的许多乙肝患者都会表露出急切的心情,但面对患者的乙肝治疗市场却是眼花缭乱。不同的医院会开设出不同的治疗套餐。

    10月11日,记者随机选择了三家医院。这三家医院都设立专门的肝专科。记者向医生述说同样的病情:一个检测结果已是大三阳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这是一家小型医院。挂号后,记者被热情的护士带到三楼。接待记者的医生是一个外地口音的中年妇女。

    听记者陈述病情后,中年妇女首先示意记者应接受治疗,并给记者开具了提高免疫疗法,一个疗程四周,费用3000元左右。她说治疗前,每个患者首先要进行DNA检验。如果检测结果,患者的乙肝病毒数量高于4万个,患者就要接受治疗。一个人不会生病最关键在于对抗病毒的免疫能力好。乙肝患者的免疫能力差,因此要给乙肝患者提高免疫功能。她说关键在于第一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后,体内的病毒数量就能下降75%至80%。一般三个疗程就能将病毒数量控制在4万个数量以下。

    记者来到另一家小型医院。接待记者的医生是一个中年男子。同样的,他也提出记者应该接受治疗。“检测结果是大三阳,说明你的肝脏已不正常,病毒复制已很快”。他给记者开具了特异性免疫疗法。他说乙肝患者的免疫系统已遭到破坏,他们的治疗方法就是要把被病毒破坏的免疫系统修复回去。他给记者开具的首个疗程是六个月,费用2000多元。跟第一家医院一样,他要求首先进行DNA检验。如查病毒数量在4000个以上就算不正常。他说他们所使用的药是中西合璧,刚研制出来的。

    接着,记者来到一家大型医院。医师说大三阳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不一定要接受治疗。如果接受治疗,首先要进行肝功能检查。肝功能不正常的,才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乙肝患者。

    他向记者开具了三份治疗套餐。第一份套餐是使用干扰素,一个疗程六个月,费用每天五六千元;第二份套餐是使用白蛋白等药物,一个疗程两年左右,费用每天20元左右;第三份套餐是使用比前两种便宜的药物,疗程比前两种更长,费用每天10元左右。他解释说乙肝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治疗成功。

    面对眼花缭乱的治疗方法,乙肝患者们最担忧的就是怕落入陷阱。“老防疫”、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主任邱兆仑说:“一些乙肝病毒携带者一看自己被检测出‘大三阳’或‘小三阳’,就马上去治疗。实际上,这是没多大意义的。这些病毒携带者还不能称作乙肝患者。只有在检测出肝功能受损的情况下,病毒携带者才转化成乙肝患者。病毒携带者只要平时注意不要疲劳,每次花10多元钱定期去医院检查肝功能是否正常就可以了。”他还提到免疫疗法,其实只是一种辅助疗法。乙肝患者最关键还是要利用药物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蒋中意)

    随机抽样调查

    有人认为,乙肝的传染比非典还可怕;也有人认为,乙肝不过像感冒发烧一样平常,无需过于恐慌。而我们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态度,影响着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病,人们自然会对身边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产生某种戒备和防范心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乙肝病毒是如何认识的呢?记者对几位行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问:像大三阳、小三阳(病毒的)传染途径是什么你知道吗?

    答:血液、唾液、体液等。

NextPage

    问:大家都认为乙肝是要传染的,可你是否知道饮食方面是怎样传染的?

    答:比如说他用的餐具没有消好毒,如果第二个人再次使用这个餐具的话,可能会又感染,就是再次感染者。

    问:在生活中人们会怎样对待身边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呢?

    答:比如说分餐制,要洗手。我肯定不会(和他们)吃在一块,要分餐。他如果动这个位置上的菜了,我这个位置就不动了,他自己在饮食方面应该自己注意一点,考虑别人。

    问:害怕不害怕和他们接触?

    答:有一点担心,担心与他们一块出去吃饭什么的,他们要是去的话,自己就注意一点,比如是用公筷或者公碗什么的。又比如他用过的杯子呀,看过的书或者什么,就不敢再去接触。    (戈子) 

    46万人的权利

    因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许多人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不少。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遭遇令人深思。我市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46万人,也就是说,我们身边每10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携带乙肝病毒。

    在保证公众健康的前提下,如何保障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乙肝病毒携带者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表现在多方面:用工的限制,入学的阻力,婚姻的障碍。来自社会的歧视常常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导致人们谈乙肝色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担心传染;担心携带者患病给单位增加医疗负担。

    专家介绍,乙肝病毒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的,健康人若注射了乙肝疫苗,就可以保障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交往的安全性。病毒携带者中不少人终身不会发病,可以胜任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任务。

    健康是每个人的希求,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例外。携带乙肝病毒已经很不幸,他们的肝癌发病率大大高于健康人群,在自身健康方面要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精力。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承受社会的歧视与不公正待遇,这是他们个人的不幸,也是社会的悲哀。

    歧视与不公正待遇只能导致携带病毒者对病情的隐瞒,这更容易对社会造成危害,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提出,争取在2050年基本消灭乙肝。今年,国家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范畴。一些行政企事业单位也在积极为职工注射乙肝疫苗。

   染上乙肝病毒,并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过错,而他们却要因此付出或大或小的牺牲。46万不是个小数字,这个群体就在我们身边。如何减轻由疾病产生的社会歧视减少社会歧视对个人和社会的不良影响,直至最终消除歧视是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适当的公共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实施媒体的正确宣传和引导,这些都是消除歧视的有效手段,而要做好这一切,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乙肝病毒携带者:占全市人口的10%

    触及敏感的数据, “老防疫” 邱兆仑还是愣了一下。“跟全国一样,我市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我市人口的10%。在这些携带者当中,城镇的发病率比农村高,15岁以上的病毒携带者约占全市这部分人群的12%。”

    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主任邱兆仑没有向记者提供我市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具体数字。但从12%的比例来看,我市成年人当中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少——100个人当中就有12个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NextPage

    一些资料也表明,乙肝正成为我市传染病当中的头号杀手。“老防疫” 邱兆仑将乙肝在我市的大面积扩散归结成三个原因,他说:“至少在15年前,我们的医疗卫生消毒管理没有到位,出现医源性的感染。比如在预防接种时,除了针头以外,每个被接种者都使用同一只注射器。换接种时,尽管使用不同的针头,但不同接种者的血液容易回流到注射管内。许多医师在针头消毒方面也不过关。这样就造成交叉感染。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存在大量的个体诊所(包括‘三无’牙医)。这些诊所如果对医疗器械的消毒不过关,也很容易感染乙肝。第三个原因是群众自身保护意识不强。”

    10月11日,记者进入婺城区汤溪镇张润森所在的村庄,就面对这样的现实:绝大多数村民对乙肝的认识依然很模糊。张老汉认为三个儿子被染上乙肝的原因,归结为劳累过度。一个村民评价张老汉三个儿子的遭遇时,用了“古怪”两个字。张老汉的第二个儿子生病时,一个村民曾到张家探望。张家儿子皮包骨头,面色蜡黄,让她惧怕到现在。但她只感到怕,无法说出乙肝究竟是什么东西,怎么传染的。她年轻的女儿刚嫁到金东区孝顺镇,在一边插嘴说:“乙肝有传染性,张家三个儿子的生活用品碰不到,有什么好怕的!”

    邱兆仑说:“从1992年开始,全市开展新生婴儿接种乙肝疫苗。从去年,全市已开始实行对新生婴儿进行免费接种。因此,在我市15岁以下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就很低,只占这部分人群的2%。到现在,一些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成人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主动到我们这里进行预防接种。如果没有感染的成人都能意识到预防接种,这样下去,我想我市就可以全面预防乙肝,将乙肝感染者降低到10%以下。”   

    乙肝患者的生活公式

    张润森老汉有三个年轻力壮的儿子。但在10年中,三个儿子都抛下妻儿,命赴黄泉。而给张老汉三个儿子带来灭顶之灾的正是乙肝。

    张老汉的村子离婺城区汤溪镇不远。走在泥泞的村间小道,记者请迎面走来的村民们带路到张老汉家。村民们漫不经心地指了一下不远处的几排土屋,就匆匆离开,他们似乎在躲避着什么。

    可能是很久没有见到生人的缘故,坐在陌生记者对面的张润森全身微微发抖。“现在村民对我们的态度好多了。这不能怪村民们,他们只是怕传染而已。特别是我的三个儿子患病到死的那段时间,村民们不敢跑到我家里,我也不敢跑到人家那里,就连亲戚也一样。他们的意思好像是三个儿子都有病,难道你这个当父亲的没有病?”因为乙肝,他的全家过着人际关系几乎断绝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10年。

    想了很久,张老汉用“破裂”两字来形容整个家庭的状况。今年初,他的二媳妇、三媳妇带着各自的孩子转嫁到其他地方。二儿子、三儿子的家,常年锁门。杂草正顺着两个儿子的房屋外墙往上爬。“这是乙肝病人的房子,村民们不喜欢。”张老汉想卖房给儿子们还治病的债,但无人问津。

    张家三个儿子都在媳妇过门一二年内死亡。从三个媳妇角度来看,她们在村中承担着婚姻失败的压力。婚姻失败的阴影至今还没有在大媳妇心中散去。“到父母和我面前求婚的人很多,但我怕嫁不好。”大媳妇在汤溪一所中学的食堂内做勤杂工,几乎每天4点钟就起床,每月挣300多元工资。一年到头,她所干的主要一件事就是替上学的儿子拼命挣钱。

    从张家的每个人身上,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生活公式:乙肝——婚姻失败或人际关系几乎断裂。

    我市的各大医院,都为乙肝患者设立病房。10月12日中午,我市一家大型医院感染科病房内:跟其他病房相比,这里显得有些寂寞。宽敞的走廊上,看不到患者家属和患者本人在走动。整个病房内只有电视发出的各种声音,听不到病人之间的交谈。乙肝患者周一清(化名)是一名生意人。他说:“我的家人说要到病房服侍我,我坚决不要他们来!”

    周一清已住院10多天。他怀疑在某个小旅馆过夜时,乙肝病毒随着蚊子的吸血管进入他的躯体。进入乙肝病房的第一个晚上,他说他感觉进入了死亡地带。随着与护士的谈心,他的心情有所好转。但他不敢将自己的病情告诉生意上的伙伴,怕吓跑他们,影响生意。

    记者走近王子山(化名)的病榻跟前,他正眯着眼休息。20多岁的他本来跟朋友一起搞装潢。今年3月,他跟女朋友去婚检,发现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三阳)。记者问他女朋友知道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后,有什么反应?他说:“她当时也有一点疑虑。”婚检当天,王子山被注射了乙肝疫苗。一同租住房子的朋友知道他携带乙肝病毒,就流露出想跟他分开住的意思。从此,王子山离开了跟他朝夕相处多年的几个朋友。

    10月14日,王子山从女朋友的视线中消失。女朋友来电时,他说他在上海。其实,他正住在病房,乙肝病毒首次在他的肝脏上发威。他比周一清乐观,说:“反正过几天,我就可以出去跟女友见面了。” 乙肝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照顾他的护士知道,这种病会出现反复。她们不能肯定这次王子山离开医院,从此不再“光临”。

    王子山说搞装潢有时要干到天亮。他想换一个工作,比如跟妹妹到义乌做小生意。
 
    在这家医院,一共住了20多个乙肝患者。除了王子山、周一清之外,同一病房的患者都不愿接受记者的采访。见记者来到面前,一些患者干脆将头转到一边去。但他们的讲话声音都一样,瓮声瓮气的,没有一个人放声而自然地说话。

    从周一清、王子山等患者身上,我们得出第二个生活公式:乙肝——社会情感的暂时性隔膜。乙肝被国家规定为乙类传染病,但也是一种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种“社会病”。由于乙肝,他们的平常生活会跟张润森、王子山、周一清等人一样发生改变。

温馨提醒:
如果上述内容没有解决您的问题,您可以拨打免费电话:400-8769-120或0311-88786666

如果您还需要其他服务请: 联系我们 预约挂号 免费通话 关注微信
( 本文编辑: | 文章审核:佚名)

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