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咨询:我是一名乙肝小三阳患者,平时肝脏也没什么不适症状,但老是感觉胃不舒服,一直吃胃药,但还是总犯,到底这是什么原因呢?不知道是不是乙肝引起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特邀河北中医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专家指出,这是乙肝病毒引起的胃粘膜损害所致,乙肝病毒是一种泛嗜性病毒,除侵犯肝脏外,侵犯胃粘膜为其常见的肝外损害。乙肝并发胃粘膜损害的发生率高达100%。
且粘膜病变弥漫而广泛,以胃底、胃体部为主。乙肝合并慢性胃炎的发生率达70%~80%。合并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率达30%左右。
乙肝病毒造成胃粘膜损害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乙肝病毒存在于胃粘膜上皮细胞内,由于乙肝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在细胞中沉积而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削弱和破坏了胃粘膜的屏障保护作用。
2、患乙肝后,胃酸形成的功能紊乱,导致胃酸过多,过多的胃酸会损害胃粘膜,胃酸过多与胃馈疡的发生相关。
3、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体免疫反应,导致胃粘膜损害。
4、肝功能受损后,肝脏对激素的灭活功能减退,白蛋白的含量降低,这就减弱了对胃粘膜的修复能力。
5、药物刺激所引起。乙肝患者,特别是慢性乙肝患者需较长时间服药。病人求愈心切,往往服药种类过多,或几种药同时服下,忽视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会对胃粘膜产生刺激。有些药物本身就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特别是有些苦寒性中草药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6、有些慢性乙肝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门脉高压,使胃血流缓慢,胃粘膜下淤血,胃粘膜因缺血缺氧及营养障碍而致损害。
专家指出,乙肝长期用药容易导致胃病,因此,患者一旦出现腹部隐痛、腹胀、返酸、纳差、恶心及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找出病因,针对病因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