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北中医肝病医院 >> 脂肪肝 >> 脂肪肝治疗 >> 浏览文章

脂肪肝影像学如何诊断

时间:2009年04月09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加入收藏

  1、 B超 肝内贮脂量占肝重5%以上或组织学表现为30-50%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即可诊断为脂肪肝,肝组织脂肪化达到10%时实时超声图像便可出现异常,达到30-50%以上时超声多可准确诊。

  2 、CT图像 近年已有探索用CT定量肝脂肪含量的报道。 Kicci et al制作与正常肝CT扫描密度相等的含液试验物及不同比例的“脂肪等同物质”用于测定不同程度肝脂肪变患者。作者先根据CT扫描密度与脂肪等同物比例增加的线性关系作出标定曲线作为活体检测的参照。 结果在29例肝活检诊断为脂肪肝患者证明CT密度与肝脂肪含量呈线性相关。

  3 、磁共振成像(MRI) Petersen et al报道13C NMR(核磁共振)分光镜技术可用于检测肝组织TG含量。 Kicci et al 报道用NMR分光镜定量检测人肝脂肪变的脂肪含量。 利用脂肪抑制技术,可准确发现肝内脂肪浸润,也能检测含脂病灶,有助于对肝癌脂肪变性和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鉴别诊断。 对局灶性或弥漫性肝内脂肪浸润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 、同位素扫描 因脂肪肝时网状内皮系统并不被累及,因此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的同位素锝硫-胶体闪烁照相、局灶性脂肪漫润和正常肝岛都不会显示缺损区,而肿瘤则不然,此亦为一鉴别手段。

温馨提醒:
如果上述内容没有解决您的问题,您可以拨打免费电话:400-8769-120或0311-88786666

如果您还需要其他服务请: 联系我们 预约挂号 免费通话 关注微信
( 本文编辑: | 文章审核:佚名)

就医环境